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丙肝 > 病因 >

丙肝潜伏期可达几十年 丙肝无有效疫苗须严防

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150直接咨询

    在临床上,丙肝和乙肝的危害性基本相同,患者都有可能因此而转变为肝硬化、肝癌等.但是丙肝和其他疾病相比,丙肝比较具有其隐秘性.在感染丙肝病毒的初期,患者异常症状并不典型,可以没有黄疸,也不会出现转氨酶异常,这让人非常容易忽视.往往当病情严重时才引起重视,但多数已错过了治疗的比较佳时机.


    由于目前健康体检中没有"检测丙肝"这一项,很少有人注意到丙肝,这些主观因素加上客观因素(其隐匿性),导致了相当部分丙型肝炎患者得不到正确、彻底的认识与治疗,比较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的发生.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不知自己已经得了病,还很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有的人被感染后,要20年甚至30年后才有症状,也有可能一生也没有病发,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这也是丙肝被称为是"沉默的杀手"的原因.严格消毒不容忽视.和经血液传播相比,日常生活接触而感染的几率非常低.但是,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治疗、文身、穿耳孔等皮肤黏膜创伤性操作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丙肝.尤其是街头不正规的穿耳孔,其消毒状况很不乐观.


    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文身针头以后,若其携带丙肝病毒,病毒经过血液然后进入肝脏,从而可以造成病情恶化.因此通过文身感染上丙型肝炎的人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肝炎感染症状,从而贻误了治疗的时机.


    据悉,美国科学家对626名曾因背部出现问题而去就医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他们进行了丙肝感染指标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那些做过文身的人被感染上丙肝的机会较那些未做过文身的人要高出6倍之多.血液是主要传播途径由于丙型肝炎病毒于80年代后期才被发现,其发病机理仍未十分清楚,但传播途径基本明了.医生介绍,输血及血制品是引起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临床中所接触的丙肝患者中,其感染途径50%至70%为血液传播,如曾有过输血史、做过血液透析、器官移植或者是血制品使用者等.有资料表明,在1990年以前接受输血的人丙肝病发率较高.


    凡刺入性损伤、性接触、吸毒均可能造成丙肝病毒的传播.研究表明,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此外,还有少数散发性丙型肝炎病人,无经血或肠道感染史,这表示丙肝病毒还有其他传播途径.


    此外,在丙肝的感染人群中,呈男性感染率比女性要高的发展趋势. 丙肝治疗贵在坚持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吸毒者、有不正当性行为者、丙肝孕妇所生婴儿等,均是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到正规医院进行简单的丙肝抗体检测,一小时就可知道自己有无感染丙肝病毒.由于目前针对丙肝尚无有效疫苗,除了接受丙肝测定外,自身的保护措施更为重要.如慎用血液制品,尽量避免输血等等.


    尽管丙肝在临床上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时间比较长,但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基本上可以治愈.许多患者误以为只要转氨酶恢复正常,就无须继续治疗.但转氨酶恢复正常并不表明体内的丙肝病毒已经彻底清除,为此,一定要继续坚持规范的治疗.